第十七章 禪問(2 / 2)

哢嚓!

佛光吞噬,楊銘耳旁好似響起了一道玻璃破碎的聲響,體內那沉寂已久,僅僅領悟了一式的禪覺魔心經再次突破,對於那第二式的運用,更是了熟於胸,內勁之力,更是一舉邁入二流高手的境界。

實力的提升,在楊銘麵對著摩柯葉那狂暴的極具壓製性的氣勢時,更是輕鬆了許多,步伐踏出更加輕快。

兩人逐漸逼近對方。

實力突破之後,楊銘前進的速度更是迅猛,踏出的步伐由淺而深,龍象虛影的力道更是越發的凝結,飛舞交纏龍象虛影,至叫人眼花繚亂,已然達到了能夠與摩柯葉的佛陀虛影分庭力爭的程度。

相距一丈,彼此各自停步。

初春時節,冬寒未消,一陣冷風從橋頭吹拂而過,赫然竟仍帶有徹骨之意。楊銘緊咬牙關,背上早汗透重衣而不自知。

與摩柯葉的氣勢抗衡之中,早已經讓楊銘用盡了全力,若非自己體質非凡,此刻恐怕早已經崩潰。

“劈啪~”

碎裂聲從腳下響起,本來平整光滑的土地,在摩柯葉越蘊越深的龐大壓力下崩塌散碎,向著四周龜裂開來。

“殿下,貧僧心中,頗具疑惑,心魔亦因此而起。此惑不除,心魔不滅。殿下慈悲,可否為我解惑?”摩柯葉直目注視著楊銘,雙手豎掌為禮。在楊銘的視線桌子紅,仿佛化作身高百丈巨人俯視著自己,緩緩開口,聲如晨鍾。

語聲生澀,一字一句,猶如巨錘敲擊在楊銘的心頭之上。

巨人怒喝的聲音,蘊含著摩柯葉那無盡的內力,衝擊之中,楊銘麵色煞白。

“若此有則彼有,若此生則彼生;若此無則彼無,若此滅則彼滅。偈曰: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吾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盡管,在摩柯葉巨人般幻想的俯視下,讓人覺得自己的渺小,但心境在邪帝舍利磨練之中,越發強大的楊銘,話語不亢不卑,雙掌微顫合什回禮,仰望摩柯葉,竭力凝聲道。

這如同禪語之間的對答,聽得摩柯葉身後的兩名侍從不知所謂,但其中的意思,卻隻有兩人才能夠明白。

禪問!

摩柯葉話語之中的意思,乃是想問楊銘,是如何在躍馬橋中,自己的感知之下逃生,並且讓整個大隋都無從知曉,以為他已經死亡,這個疑惑,一直困在他的心頭,若是無法解開,猶如心魔噬身。

而楊銘所答,則是更加有逼格,為著名的《緣起偈》。

意思是世間有因必有果,萬事都不能區別對待。當曰你出手算計我,讓我掉入躍馬橋,算計於我的是因;我從躍馬橋下逃脫,大難不死,逃離到此地,被你再次找到是為果。因果相承,理所當然,又何須多問?

在邪帝舍利的磨礪下,楊銘對於摩柯葉的氣勢,固然能夠做到言辭不亢不卑,但自身實力與對方的差距,讓其在說出最後幾個字時,楊銘的聲音,畢竟已經禁不住微微抖。

畢竟,想要在摩柯葉全力施為的功力下,彰顯自己的話語,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諸惡事已作,不能令不作。眾惡為根,應現六賊。明王忿怒,欲破迷殺賊。斷一切惡,可否?”對於楊銘的偈語,摩柯葉猶如得道高僧一般,認可的點了點頭,話語之中,毅然吐出另一段偈語來。

卻是讓楊銘麵色一變。

能夠知曉佛門‘緣起偈’的楊銘,如何能夠不明白摩柯葉話語之中的意思,無外乎就是說當初的事我不做也做了,已經沒辦法改變。本來沒人知道,一切都太太平平。

你好我好大家好!

但是你既然已經知曉了其中的秘密,就成為了阻礙我的魔障,隻有殺掉你,我才可以重新得到寧靜,才能安然的成為大隋國師。

話語之中的意思,不外乎就是想要殺人滅口了。

畢竟,他在躍馬橋上的作為,本就是想要至楊銘於死地。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若是拚禪問,哥們集合了上下五千年曆史的精髓,還能拚不過你這個六根不淨的外國和尚?

菩提本無樹四句偈,在後世乃是家喻戶曉的故事,出自禪宗六祖惠能。六祖惠能是以後唐代高宗朝末期時候的人,在這個崩壞的世界中,可是和大隋州的曆史相差了數百年的時間。從楊銘這個穿越者口中說出,言下意思就是萬物皆空,魔障亦空。所謂心魔不在我身上,而在於你自己,若是自己的心不靜,殺人與否,都沒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