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非山車(1 / 2)

飛來寺背後的這座大名山,喚作飛來山,現在是省級風景名勝區、旅遊度假區和道教第十九福地。古語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說起這座飛來山,還有個美麗的傳說呢。

這裏原來叫做仙霞嶺,嶺上有座雙峰山,又名筆架峰。筆架峰周圍,山川秀麗,古跡林立,一江兩岸七十二峰,峰奇險峻,江水曲折回環,奔瀉其間,構成一幅“一水遠赴海,兩山高入雲”的“古”“廣”“美”“奇”的大自然美景,素有“風光譽南國,古跡遍峽山”之美譽。

正因如此,相傳在很久以前,有兩位仙人曾居住在這裏。

在雙峰腳下,是一大片肥沃的良田和錯落有致的村莊,人們在這裏勤勞耕作,安居樂業。有一年,天下大旱,雙峰周圍的地方連續三年不下雨,一大片肥沃的良田幹枯開裂,寸草不生,由於失收,村裏的人們鬧起了饑荒,許多小孩和老人餓得奄奄一息。居住在雙峰山上的兩位神仙,一天在對弈之餘,看見了山腳下幹裂的土地和被餓得奄奄一息的村民,決定要救農民於災難之中。怎麼救?他們決計築兩口塘,攔住在山澗流淌的溪水,讓溪水為農民解救旱情。

可兩位神仙一直以來童心未泯,誰也不服對方,遇事總要比比本領高低。這次,他們約定一個擔山築西山塘,另一個則趕石岩築東山塘,夜晚開始動手,在雞啼之前誰先築好誰贏。

一入夜,擔山神仙便駕起了祥雲,不一會便來到了萬裏之外的西蜀,找到了一座綠樹蔥蔥的小山,取下隨身帶的雨傘,用傘柄挑起小山,他怕趕石神仙築塘比他快,就馬不停蹄地往回挑,一口氣趕到了該山村的附近,把小山放在了山澗溪水流過的地方。小山攔住了溪水,那裏就成了一座塘,這便是西山塘。擔山神仙放下山後,他心裏想:不知趕石神仙有沒有築好塘,且讓我騙他一騙。便學雄雞啼了起來。他一啼,天下的雄雞便都醒了,也跟著啼了起來。

此時,趕石神仙正運用仙術像趕羊一樣地趕著石岩。山上的石岩不論大小,在他的仙術下都轟隆隆地往下直滾。他想把石岩趕到如今的東山村處築一道堤壩,攔在山澗水築一口大塘。他把這些石岩趕到距離東山村兩裏路時,突然聽到了雞啼,他以為天亮了,便停止了仙術,滾動著的石岩也都留在了距離東山村兩裏路的地方。趕石岩神仙看著沒有築好的東山塘,歎了一口氣:“唉,這回我輸了。”說完便靠在一塊大岩石上,從此,這塊大岩石上便出現了一個人形。天亮後,當地的老百姓看到西村和東村那裏,突然多出了一座山,給他們築起了一口大水塘,不禁都奔走相告:“我們的莊稼有救了。”

從那時起,西山塘邊上的那座小山便被當地的人們稱為“飛來山”,東山村這邊石岩壁上留下的人形壁麵,被當地的人們稱為“神仙吸壁”。這一奇特的景觀現仍舊在那裏。

由於“飛來山”地靈水秀,因此盛產各種名貴的中、草藥,而且非常的有效果,當地的村民經常上山去采藥,據說經常喝這裏生產的中、草藥的村民非常的健康長壽。

傍晚時分,大漢從“飛來山”采回來續斷、苧麻根、黃芩、益母草等利於保胎的中草藥,再配以阿膠、當歸、杜仲等補氣、血的藥材,然後放在鍋裏用文、武火煎好了,再象一個大哥哥一樣小心翼翼地將藥水灌進李惠蘭和盧梅燕的嘴裏。喂完藥,大漢才鬆了一口大氣,將她們小心地放在床上,自己則坐在床邊耐心地等待李惠蘭和盧梅燕的醒來。

喂完藥,大漢才鬆了一口大氣,將她們小心地放在床上,自己則坐在床邊耐心地等待李惠蘭和盧梅燕的醒來。

由於“飛來山”生產名貴的中、草藥藥效十分的顯著,加上大漢給李惠蘭和盧梅燕體內注入了至柔至純的太極內功,因此當大漢替李惠蘭和盧梅燕灌進藥水後,不到半個鍾頭,她們幾乎就同時醒了過來。

“蘭妹和燕妹,你們終於醒來啦。”看見李惠蘭和盧梅燕蘇醒過來,大漢開心得聲音也發抖啦。

“這裏是什麼地方啊,我該不會來到陰間了吧?”李惠蘭和盧梅燕睜開眼睛,發現自己躺在一個極其陌生的環境,幾乎異口同聲地問道。

“蘭妹和燕妹,這是飛來寺啊,不是什麼陰間地府啊。”大漢向李惠蘭和盧梅燕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