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學會以一顆平常心處事(2)(3 / 3)

張麗是一位能幹的白領麗人,他的工作能力極強。進公司拚搏沒幾天,就擁有了自己的車和豪宅。但是她時常覺得自己的生活異常枯燥、痛苦,因此寢食不安,悶悶不樂,她覺得等將來更有錢了,一切就會好了。

有一天,張麗到鄉下去遊玩,她看到一家賣包子的夫婦。他們窮得很,每天也隻能掙到夠他們維持基本生活的錢,但是他們的臉上每天都掛著微笑,孩子們也在笑聲中玩耍,皆沒有因為家境貧寒而悶悶不樂。

張麗覺得很奇怪,便非常不解地問這位妻子:“你們這麼窮,為何還這麼快樂?”

這個女人放下手中的活,用極度輕鬆的語氣回答道:“我們是沒錢,但為什麼不快樂呢。想著我們一家人可以整天在一起勞動,父老鄉親可以享受我們的美味食品,我們又可以交到很多的朋友,我為什麼要覺得不快樂呢。”

張麗怔住了,驚詫不已,思索良久……

你經曆了酸、甜、苦、辣、鹹以後,才知道“淡”的可貴。張麗與賣包子的夫婦物質上是不成正比的,但在精神方麵,前者並不比後者開心。賣包子的的夫婦過的是平淡的生活,但是他們卻能真切地體味到其中的快樂,就是因為他們擁有一顆平常心。

一位飽經滄桑的哲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說:“年少的時候,總深覺得人生應該像大海一樣波瀾壯闊,才不枉走一生。但經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之後,才恍然大悟:人生中精彩的事情占5%,痛苦的事也占5%,剩餘的90%則全部都是平淡。隻可惜,人們往往會為了那5%的精彩而整日勞累奔波,為了那5%的痛苦而不停地怨天尤人,卻忘記了在這90%的平淡中享受生命的快樂與幸福。”

為此,我們可以說,平淡是生活的本質。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為了那僅僅5%的精彩而整日勞累奔波,為了那5%的痛苦而不停地怨天尤人,卻忘記了在這90%的平淡中享受生命的快樂與幸福呢?!

在荷蘭的一個小鎮裏,有一位極為普通的為鎮政府守大門的農民。守門的工作是極其枯燥乏味的,但是這個位農民卻在這裏呆了整整62年。在這種普通的崗位上工作的人比比皆是,但是這個門衛正是在這個普通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最終成為荷蘭著名的科學家,成為微生物學的開山鼻祖,他的名字叫列文胡克。

列文胡克在平時的工作中,一不打撲克去消磨時間,二又不泡咖啡館,不去喝酒聊天,而是利用業餘時間去訂磨鏡片。雖然打磨鏡片既費時又費工,但是他卻樂此不疲,興趣盎然,就在這日複一日,從不間斷中,一直打磨了60年,他磨出的複合鏡片的放大倍數超過了當時專業技師的產品。憑借著他自己打磨出的鏡片,他又潛心研究,終於發明出了顯微鏡,最終揭開了當時科技領域尚未知曉的微生物世界的神秘麵紗。憑借著這項偉大發明,他被授予巴黎科學院院士,最終聲名大振,極為平淡的他卻做出了如此不平凡的成績。

平淡是大海,博大精深;平淡是蒼穹,寬廣而療遠;平淡是高峰,讓人攬盡春色。平淡的生活能讓人回歸寧靜,能讓人不受名利的驅使、欲望的煎熬,所以那些有大作為的大師們最終都甘於回歸平淡,並在平淡中取得巨大的成績。

平淡是一個極高的境界,也是最為真真切切的生活。平淡不是懦夫的自暴自棄,而是智者的胸有成竹;不是看破紅塵後的心如死灰,而是經曆風雨後的大徹大悟;不是碌碌無為地得過且過,而是從容處世的瀟灑自信。平淡的生活是一種安逸、幸福的生活,它沒有喧器的嘈雜,沒有世俗的煩惱,更沒有填不滿的欲望,有的隻有一份從容,一份平淡,淡淡的快樂,淡淡的寧靜,在淡淡中享受生活的真諦。

某著名作家也曾說,“我更向往自己未成名前的平平淡淡的讀書生活”。類似的話,有很多體驗了世間百味、經曆了無數榮譽的人都曾說過。為此,我們可以說,平淡不僅僅是生活的本質,而且還是一種極高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