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七十一章 江東招親(1 / 2)

沈毓的改革在進行得如火如荼,而王修在荊襄的招賢之路卻不那麼順利。

在見過劉表,表明沈毓的態度之後,王修就在荊州住下,尋訪了諸葛亮,向諸葛亮言明了自己的來意,表明了沈毓的誠意,結果被諸葛亮以“年少無知”為由,拒絕了。

王修去求見多次,都是這樣的結果,失望透頂的王修已經打算離開荊州,最後一次來到了隆中。

恰好,諸葛亮與朋友們在聚會。

王修道“孔明先生,我又來打擾你了!”

諸葛亮道“叔治先生來了啊!請坐!我給你引薦一下,這幾位是我的朋友,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

王修一一行禮,然後入座,道“在下即將北歸,特來向先生辭行!”

諸葛亮道“叔治先生要回去了嗎?那先祝先生一路順風!這杯薄酒,權當為先生餞行了!”

王修道“多謝先生!在下還有一事!”

諸葛亮笑問“莫不是還想請我去冀州?”

王修道“不錯!我家主公再三叮囑,要我請先生到冀州!不知先生為何執意不肯?”

諸葛亮笑道“亮乃山野村夫,豈敢登大雅之堂?先生不要再多言了!”

王修怏怏而去。

王修走後,石廣元問“孔明,聽說沈毓年少英雄,曹操都要讓他三分,他請你去,許諾委以國政,你為何再三推辭,不肯前去?”

諸葛亮道“正因為他年少英雄,故而不能去!他初掌大權,豈肯相讓?縱使親如崔琰,最後亦落得個含恨而終的下場,我去了能比崔琰更好?”

孟公威道“孔明之言不無道理,可是相比之下,天下亦沒有哪位能與之抗衡!”

諸葛亮問“孟兄有北歸之意?”

孟公威點點頭,道“我三人此來,也是同你辭行的!寓居荊襄已久,雖然安逸,終是忘不了故鄉!如今沈毓求賢若渴,知人善任,州平的家兄又主掌黃金台招賢,我等打算北上,投入沈毓門下!”

諸葛亮道“你等此去,當至刺史、州牧之職!”

崔州平問“如此說來,我等此行可一帆風順,你為何不願與我等同去?”

諸葛亮笑道“我誌不在此,諸位莫勸了,既然已經決定去做,那就放手去試吧!他日若得有緣相見,再敘不遲!”

“也罷!”

這日之後,崔州平等人便隨王修北上,諸葛亮則繼續在隆中耕讀。

雖然王修沒有把諸葛亮招到河北,但是得到崔州平等人,沈毓也十分高興,重賞了王修,將崔州平等人都留在了丞相府任長史。

時光荏苒,隨著沈毓等人的罷兵休戰,天下難得的出現了太平。可是太平的日子總是過得飛快,轉眼就已經進入了建安十五年。

經過了幾年的休整,各方勢力都得到恢複,尤其是河北,在沈毓的治理下出現一片繁榮的景象。

河北的繁榮讓曹操夜不能寐,他不能放任沈毓這麼發展下去,加上歲月侵蝕,他已經老了,而膝下諸子,無一人是沈毓的對手,他怕,怕他一旦歸天,自己的兒子守不住這份基業。

於是,他不打算再等了,他打算主動出擊。

在出征之前,他希望得到孫權的支持,在他看來,天下諸侯有能耐的也就是沈毓跟孫權兩個後輩了。

上一次的角逐,沈毓能這麼輕易的拿下兗州,就得益於孫權在淮南牽住了張遼的大軍。如果這次能與孫權合作,由孫權北上攻打徐州,在東線牽製沈毓,自己再由西線進攻,兩下夾擊,那勝算將會大大提高。

恰好,孫權的妹妹到了待嫁的年華卻遲遲未嫁,曹操決定,派出使者前去求婚。

再說江東,自孫策走後,孫權接手經營,在周瑜、張昭等人的輔佐下,勢力穩步上升,數年間已成江淮霸主。

孫權有一妹,名喚孫仁,字尚香,雅好武事,有父兄之風,雖然早就到了出嫁的年齡,但是她心高氣傲,非天下英雄不嫁。孫權也是頗為頭疼。

此次曹操派出使者邢貞前來問婚,孫權借口與母親商議,打發邢貞到館驛住下。另一方麵,急召群臣商議。

孫權道“曹孟德有意與我結秦晉之好,諸君以為如何?”

魯肅道“這是曹操試探主公能否同盟的舉動,真正目的是為了與沈毓決戰!”

孫權點點頭,道“我也這麼認為,隻是不知道當不當答應!利弊如何,請子敬為我一決!”

魯肅苦笑道“主公,隻怕此事不是我等能商議的,郡主性情剛烈,縱使我們議定,郡主不點頭,那也是難事!”

孫權道“子敬但說無妨,尚香那邊,我自有計較!”

魯肅輕咳兩聲,清清嗓子道“主公,在下以為,聯曹不如聯沈!一旦與曹操聯合,其勢必讓我進攻徐州,牽製沈毓東線兵力,徐州與我江東隔著江海,地勢平坦,易攻難守,縱使奪下,要守住也不是易事,非五萬步騎不可!無論沈曹哪家得勝,回過頭來定取徐州,我江東擅長水戰,步騎戰法稍遜,未必是他們的對手!不如與沈毓聯合,奪取淮南,控淮水足以自守,進亦可圖中原,強過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