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學會以一顆平常心處事(1)(2 / 3)

對於父親的提議,兒子非常不解,但最後還是勉強下山了,這次他的心中不再緊張,心情非常的輕鬆,他的腦海中想得不再是碗裏的油,而是觀察周圍的事物。一路上他看到了嬉戲玩耍的孩子,看到了在陽光下沐浴的小狗,看到了步履闌珊的老人。邊走邊看,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家中,他驚奇的發現碗中的油竟然一滴都沒有灑。

兒子的心中正是放棄了貪婪,才使內心獲得了清淨,也才能將油好好地端到家的。故事中通往回家的路,就好似我們的人生路,隻要將心中的貪婪清除掉,才能欣賞到一路的美景,而且還能讓你離成功更近一步。

我們生活中的許多煩惱和憂慮皆是由於我們內心感受對外界事物的一種投射而已,如果我們能夠日日更新、時時自省,就會擺脫世俗的困擾,清除心靈的塵埃。智慧的人是能夠體悟到萬物皆空的道理的,這種萬物皆空並不是消極悲觀的虛無,而是沒有執著,沒有牽掛,坦蕩磊落,廣大自在的一種心境。如果我們把生活中的物欲橫流看作是鏡中花水中月,便會覺得世間也沒有什麼可求可戀,你的心靈和人生也就沒有了所謂的障礙、痛苦和煩惱,你的心靈也就能夠達到一種完美清淨的境界。

人生在世,不可以讓自己的心裝得太滿,尤其是無盡的貪欲,它是所有痛苦之源。正如愛比克泰特所說:“導致痛苦的不是貧窮,而是貪欲。”人們往往在各種誘惑中迷失自己,把自己裝入一個打造精致的,所謂“功名利祿”的金絲籠裏。就像葛朗台一樣,一生為金錢所累,最終不但沒有得到自己期望的幸福,同時還斷送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兒的幸福。

貪欲的膨脹隻會讓我們陷入難耐的幹渴之中,時時讓我們掀起追求的衝動,內心世界得不到絲毫的安寧。隻有斬除貪婪,學會知足,內心才能獲得安寧和快樂,也才能得到更多!

2.麵對不平事,要心平氣和對待

公平是我們每個人追求的目標,但是總是會出現許多不公平的事情,這並非是人類的一種悲哀,而是世界本有的一種狀態,所以,麵對不公,最為積極的辦法就是以一顆平常心對之!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抱怨:為什麼自己出生在貧困之家?為什麼我這麼努力還是過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為什麼自己大學畢業的時候偏偏趕上國家不再分配工作?……生活中這種不公平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很多人為此憤憤不平,厭惡、憎恨、抱怨甚至咒罵,但是你想過沒有,你的抱怨真的能改變現狀嗎?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自以為極為才華的秀才,因為一直得不到重用,所以,他經常愁腸百結,異常苦悶。

有一天,他就大聲地質問上帝:“命運為什麼對我如此不公?我並不比那些當官的差,可偏偏為什麼我卻不能得到重用?”

上帝聽了此話後就沉默不語,隻是撿起了一顆不起眼的小石子,並把它扔到亂石堆中。

上帝說:“你試著把我剛才扔掉的那顆石子找出來。”秀才就翻遍了所有的亂石堆,卻沒找到。這時候,上帝又向亂石堆裏扔了一枚金子,然後以同樣的方式扔到了那堆亂石堆中。結果,這一次,秀才卻很快就找出了那枚戒指——那枚金光閃閃的戒指。

上帝雖然沒有說什麼,但是那位秀才卻頓時醒悟了:當前的自己還隻不過是一顆石子而已,如果自己真是一塊金燦燦的金子,就沒有理由再抱怨命運的不公平。

在生活中,很多人就是這樣,在不公平麵前隻是一味地抱怨。殊不知,很多時候,原因全出於我們自己。所以,我們在埋怨的時候,首先要靜下心來反思一下自己,問題是否是出在自己的身上。同時,我們也要勇於放下過多的計較,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這些不公,這是人生的一種境界。

生活中的事情不是樣樣都能盡人意的,我們就應該心平氣和去看待。與其在追求是否公平上耗費大量的精力,不如踏踏實實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這不是任人擺布,更不是逆來順受,而是一種理智的生活方式。就如你無緣無故被一隻瘋狗咬了一口,難道你非要返回來對瘋咬一口心裏才舒服嗎?道理就是如此。

一位心理學老師給她的學生上了這樣一堂心理課:《蛋糕分配不公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