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每個人,別做“勢利”小人(1 / 1)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稱某些人為“勢利眼”。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說:某某太勢利了,就是一個勢利小人!因此,人們常常把勢利與小人聯係在一起,勢利的行為也是一種為人所不齒的行為。

何謂“勢利”?即看財產、地位分別對待人的表現。“勢利眼”最大的不好是投機和實用主義。看誰有權有勢,就獻媚巴結;見誰失勢落魄,就冷落嘲諷,甚至狠狠地踹上一腳。傳說中的勢利眼是這樣一種人:天生就有兩副麵孔,他們笑臉相迎的肯定非權即貴,冷眼相對的必定窮困潦倒,對人對事利字當頭,益字出發。對於沒有利用價值的人,他們不會想親近,頂多虛與委蛇。

有這樣一個故事:鄭板橋在一寺院遊玩偶遇方丈,方丈見他衣著儉樸,就冷淡地說了句“坐”,又對小和尚喊“茶”。一經交談,方丈頓感此人大有來頭,就將他引進廂房,一麵說“請坐”,一麵吩咐小和尚“敬茶”。又經細談,得知來人是赫赫有名的鄭板橋時,方丈急忙將其請到雅潔清靜的方丈室,連聲說“請上坐”,並吩咐小和尚“敬香茶。”

勢利眼又稱“看人頭”。這樣的人在與人交往時,以官職、衣冠、錢財取人,媚富賤貧,趨炎附勢。勢利眼們都是以權勢或財勢來區分人的尊卑,他們瞧不起不如他們的、落魄的人。美國西北大學教授約瑟夫·艾本斯坦在其《勢利:當代美國上流社會解讀》一書中,辛辣嘲諷了潛藏於社會表象之後的運行機製——勢利。他寫道:“勢利眼分為兩種:瞧不起不如自己的,和豔羨強過自己的人並在他們麵前自甘下賤。”

周國人蘇秦才華出眾,卻家境貧苦,他曾向秦惠王進獻過統一中國的策略,卻碰了一鼻子灰。蘇秦把旅費耗盡後,幾乎是乞討著回到家鄉的。正在織布的妻子看見久別的丈夫落魄歸來,連身子都沒有移動。蘇秦向他正在煮飯的嫂嫂要食物,他嫂嫂好像沒有聽見一樣。蘇秦慚愧之餘,下工夫研究國際局勢,改變了主張,提出對秦國采取合縱對抗政策。之後,他再度出發,向燕國國君姬文公進言,這一次他獲得了突破性的成功。姬文公介紹他去見趙王,趙王采納了這個建議,於是蘇秦又聯合了韓國、魏國、齊國、楚國,最後六國一致同意簽署這個盟約,並一致任命蘇秦為他們的宰相。

當蘇秦再次回到周國時,已不是上次回家那種可憐兮兮的模樣了,他以六國宰相之尊,鮮衣怒馬,隨從如雲,國王誠惶誠恐地隆重接待他,沿途掃除街道,準備官舍。曾經使他挨餓的嫂嫂,也匍匐路旁,連頭都不敢抬。蘇秦問她:“你從前怎麼那樣輕視我?而今天又怎麼如此恭敬?”她嫂嫂老老實實地說:“隻因為你今天既有地位又有錢。”此情此景,真是讓人感慨萬千。於是乎蘇秦仰天長歎:“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

《戰國策》裏的這段描述極盡鋪張渲染之能事,把“勢利眼”的形象描畫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蘇秦的嫂嫂一語道破勢利眼的本質:想得到他們的尊敬,其他什麼都不需要,隻要地位高而又有錢就夠了。

“勢利眼”就是這樣,對權勢在握者,他們絕對畢恭畢敬,形如哈巴狗。如果有朝一日你不在勢頭上了,或你一無所有了,他那張臉立刻寒如嚴冬,曾有的春風般的笑容、如火熱情都頃刻煙消雲散,那目光含槍帶刺,叫你徹骨透寒,他甚至還會在你身上踏上一腳。

你若失勢又複得時,他們又馬上換了副笑臉,呈現一臉的謙恭,說話讓人如沐春風。這時,你不得不感歎,勢利小人的變臉術可謂爐火純青!

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廉頗手握大權時,其賓客絡繹不絕,而當他被免職後,眾人盡散,另附他人。待他官複原職後,賓客又如蟻而至,廉頗於是將其逐出門去,而賓客卻大喊冤枉:“天下的人都以勢道交:您有勢,我們跟從您;您失勢我們就離開了,這是天理呀,有什麼可埋怨的呢!”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確實無法做到完全清高,為了生存,難免勢利,但要保留一個做人的前提:把不傷害別人作為最後的底線。你可以為自己的利益勢利一點,但千萬別做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