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逆耳忠言,是智者的做法(1 / 1)

古人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說,善於聽的人可以通過聽別人的議論,獲取經驗,增長見識,豐富閱曆,這是自我完善的有效途徑。

在生活中,一個人無論多麼優秀,多麼完美,總有一些這樣那樣的缺點。因此,在人的一生中,被指責批評是很平常的事情,關鍵是看怎麼樣對待批評。清朝大理寺卿王昶曾經告誡兒子說:“別人抨擊我們,我們應當退而反省自身。如果我們自己有可被攻擊的行為,那麼別人就說得很恰當了。如果我們沒有他所說的缺失,則對我們自身也沒有傷害,我們又何必去報複呢?所以忍辱的要害是自我反省。”

古往今來但凡成就大業之人,無不是胸懷寬廣、從善如流者。他們不但心中有大誌,而且能夠禮賢下士,傾聽逆耳忠言。宋代著名大文學家蘇東坡在評論楚漢之爭時就曾說:“漢高祖劉邦之所以能勝,關鍵在於他懂得“從善如流”的道理。”

楚漢戰爭之前,有個叫酈食其的讀書人來投奔他。劉邦平日不喜歡讀書人,派人回絕說:“現在是戰爭時期,不見儒生。”酈食其生氣了,他對管事的人說:“你給我進去報告,老子是高陽酒徒,不是儒生。”管事的人趕快進去報告,於是劉邦就把酈食其請進去了。當時劉邦正在洗腳,沒有站起來迎接。酈食其向劉邦作了一個揖,劈頭就問:“你究竟要不要推翻秦朝,奪取天下?你為什麼輕視長者?”劉邦聽了,趕快趿上鞋,站起來給酈食其陪禮讓座。酈食其看到劉邦挺能接受意見,就貢獻了一條重要的計策,建議劉邦去進攻陳留。劉邦采納了這個意見,帶兵打下了陳留,結果得到了許多糧食,解決了軍糧不足的問題。

與劉邦容忍的態度相反,項羽則剛愎自用,自以為是,他甚至連身邊最忠實的範增也懷疑不用,結果錯過了鴻門宴殺劉邦的機會,最後氣走範增,最終導致了失敗。在楚漢之爭中,劉、項就因心態氣度的不同,一個轉劣勢為優勢,最終取勝,而另一個則截然相反。可見放平心氣、接納批評意見對於在激烈競爭中取勝是多麼重要。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千萬不要自認為智商高、能力強,對他人給予的意見或建議視而不見。這時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克服自己盲目自信的缺點,進行積極的理性分析,這樣才能使自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大學畢業後,楊帆想開一家服裝店。母親知道他這個創業計劃後,勸他說:“你叔叔以前做過好多年生意,現在不做了,經驗還在,你不如去請教他。”

楊帆心想,叔叔那點老經驗拿到網絡時代來用,隻怕過時了。他決定按自己的思路做事。

他租了一個臨街的門麵,這周圍隻有幾家食品店和百貨店。他想,在這兒開服裝店,沒有競爭對手,生意肯定錯不了。沒想到,開業後,他的生意十分冷清,買主很少。他以為這是剛開業的緣故,誰知過了半年,生意仍沒有多大起色。眼看苦熬下去沒有什麼意思,宣布倒閉又心有不甘。正在猶豫時,母親替他請來了叔叔,幫忙看看生意不景氣的原因。叔叔看了一眼就說:“你這地方開服裝店不行,周圍一家服裝店也沒有,不招客。”

楊帆奇怪地問:“為什麼?”

“你的店麵小,花色品種有限,對顧客的吸引力本來就不大,再加上沒有對手競爭,價格沒有比較,顧客怎麼願來呢?”叔叔說得頭頭是道。

楊帆心想:叔叔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這地方不行,那就不如另選地方。後來,在叔叔的指點下,他在另一個地點新開了一家服裝店,這回生意做得很不錯,後來擴大成了服裝超市。

一個人的經曆有限,見識也有限。如果有一雙謙遜的耳朵,願意聽聽別人的見解,那麼,就能將別人的見識變成自己的見識,幫助自己獲取成功。

善於聽取各方麵意見的人,都是些聰明的人,他們可以從別人的意見中汲取經驗教訓。你的意見和看法並不一定是正確的、合理的,而別人的意見和看法也不一定是錯誤的、無價值的。有了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的胸懷,才會有更多的人願意指點和幫助你。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應該保持積極的態度,接受忠告,這樣,我們的人生將會更加成功,事業也會更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