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栽培管理技術(1 / 1)

1.選擇茬口

蠶豆不宜連作,重茬蠶豆消耗單一養分,使一些養分得不到恢複,同時蠶豆根瘤分泌的少量有機酸會積累過多,從而抑製根瘤菌的繁殖活動,使植株矮小,結莢減少,病蟲害加重,產量降低。因此應選擇土地平整、養分較好的田塊,與禾穀類或油菜等經濟作物輪作。

2.適期播種,合理密植

一是要選好良種,因地製宜選擇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的優良品種,種子粒大、飽滿、皮色鮮明,如啟豆2號、啟豆5號、日本大白皮等。二是要做好種子處理,蠶豆種應在播前選擇晴天,曬2~3小時,曬時不要攤得太厚,均勻曬種。三是堅持適期播種,播種過早,苗期長勢過旺,抗寒性差,易遭凍害;播種過遲,植株大分枝少,對產量影響較大。一般秋播蠶豆以10月10~20日播種為宜,播種方法是打穴點播,播種深度以6厘米左右為宜,播後蓋土3厘米左右。蠶豆種植一般行距1.33米,穴距0.23~0.25米,每穴3~4粒。每畝基本苗8 000株左右。

3.施足基肥

根據蠶豆的需肥規律,蠶豆基肥以磷肥、鉀肥為主,配合有機肥有明顯的增產作用。一般每畝施過磷酸鈣40千克左右,氯化鉀8~10千克。對肥力水平低的田塊,可增施腐熟農家肥1 000千克。

4.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清溝理墒 及時中耕可以消滅雜草,疏鬆土壤。苗期中耕3次,結合中耕進行除草。第1次中耕,一般在第1次寒潮來臨前做好中耕壅土防凍工作;第2次中耕在株高15~20厘米時進行,耕深5厘米左右;第3次中耕在開花前淺耕1次,促進根係及根瘤生長發育。蠶豆生長中,要求根據需要及時灌、排水,尤其後期,如遇澇漬,不但影響根係活力,而且田間濕度增大,加劇病蟲害發生,所以要求田間排水通暢,達到溝溝相通。

(2)精細整枝 通過整枝調節密度,改善群體通風透光條件,有利於促壯稈,多結莢。一般在3月中旬株高達到20~30厘米時剪去弱枝、無效枝,一般每行每米留35~40個分枝,使每畝有效分枝在2.5萬~3萬個。

(3)普施花莢肥 蠶豆花莢期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高峰期,要求適量施氮素肥料,從而減少花莢脫落,並能延長上部功能葉的功能,起到增產作用。一般在4月上旬,普施好花莢肥,每畝施尿素8~10千克。施肥時間根據蠶豆長勢確定,長勢差的田塊適當提前,長勢好的適當推後一點。

(4)適時收獲

①收青蠶豆:要求及時采收,在豆莢飽滿、豆臍未轉黑時即可采收。一般從5月上旬開始到5月中旬結束,每4~5天采收1次,每畝可產青莢1 000千克左右。

②收幹蠶豆:在蠶豆植株葉片凋零,植株中下部豆莢充分成熟,豆莢色澤變為黑褐色,呈幹燥狀態時,及時收獲、脫粒、曬幹。收幹蠶豆畝產量一般在200千克左右,高產田塊可達到300千克以上,如江蘇啟東市啟隆鄉的蠶豆良種繁殖田,最高單產達到32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