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自古成大事者總是善於滅自己威風,長他人誌氣(1)(1 / 3)

自古成大事者總是善於滅自己威風,長他人誌氣。就是說,那些成大事者在任何時候都能夠以低姿態與他人相處,這樣才能擴大自身的容量,得到真正的所學。如果以誠懇的心態去對待你周圍的人與事,把吃虧看成是占便宜,那麼你將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而在與他人相處時,要懂得寬容,這樣才能少些爭執、多些和諧、幸福和快樂。隻有以大度的胸懷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不因一些小事與他人較真,這樣才能收獲更多的友誼和幫助!而這些都是成大事的基礎。

1.茶杯永遠要放在茶壺的下麵

茶杯要想盛滿水,就必須要放在茶壺的下麵!同樣地,人要想學到真正的更多的學問,就必須要以低姿態示人,謙虛謹慎,這樣才能夠擴大自身的“容量”,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

在與人交往時,隻有放低自己的姿態,才能贏得對方的青睞;在學習時,也隻有謙虛謹慎,才能學到真正的本事;在處事時,隻有學會低頭,才有機會將頭高昂起來!……這就告訴我們凡成大事,一定別拿自己太當回事,要善於滅自己威風,長他人誌氣。因為茶杯隻有放在茶壺的下麵才能盛滿水!

有一個年輕人非常喜歡丹青,於是跋山涉水,曆盡千辛萬苦尋找能夠教自己的老師,但是結果卻不如人意,他始終沒有找到令自己滿意的老師。

無奈之下,這位年輕人來到了一位智者的麵前,將自己的苦悶說了出來。

智者聽了年輕人的述說,笑了笑說:“難道你在這麼多年的時間裏,真的沒有碰到一個能夠給予自己知識的老師嗎?”“是啊,我感覺那些人都是徒有虛名,我千裏迢迢找到他們,也看了他們的畫幀,但我感覺他們的畫技還不如我呢。”年輕人有點失落又有點高傲地說。

智者點了點頭,說道:“我雖然不懂丹青,但是生平也喜歡收藏字畫。既然你的畫技這麼高超,你可否為我留下一副古樸茶具的墨寶?”這時候年輕人說:“這還不簡單嗎?筆墨伺候吧”

說著,年輕人卷起了袖管,寥寥數筆就畫出了一個茶壺和一個茶杯:茶壺是傾斜的,裏麵正有水從茶壺嘴徐徐流出,流到杯子裏麵。待這幅畫完成後,年輕人長舒一口氣說道:“您對這幅畫滿意嗎?”

這時候,智者說:“你畫的確實很好,但是我感覺應該將茶杯放在茶壺的上麵。”

年輕人頓時打斷智者的話:“那怎麼行啊,哪裏有將茶杯放在茶壺上麵來倒水的?”

智者淡淡一笑:“其實你也懂這個道理,要想將水倒進茶杯裏麵,就必須將茶杯放在茶壺的下方。你再想想自己?你想讓自己的杯子裏麵注入丹青高手的香茗,但又將杯子放在茶壺的上方,香茗怎麼可能注入你的杯子裏呢?年輕人啊,要想吸納別人身上的智慧,首先要將自己放低,否則你是永遠不可能達成自己的目的的。”

聽了智者的話,年輕人沉思片刻,終於恍然大悟,謝過智者,便輕鬆愉快地離開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每個人都可能是一個茶杯,也可能是一個茶壺。喝茶的時候,隻有肯將自己的位置放低,虛心好學,才能裝進別人的東西;而倒茶的時候,隻有向下全力傾斜自己,毫不保留地傾其所有,才能將自己的東西倒給別人。一個人,隻有永遠要虛心好學,才能夠擴大自己的容量,裝進更多的東西。

老子曾經說過:“上善若水。”也就是說,最好的善,就像水一樣,說可以無孔不入,可以根據不同形狀來改變自己的形狀。雖然自己非常的弱小,但是水滴石穿的事實卻讓人對它刮目相看。

所以說,做人也要像水一樣,無論在什麼時候,都可以變換自己的形狀,容納所有的一切;無論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將自己的頭顱放低一點。因為成熟的麥穗總是低著頭的。

諸葛亮是一個以低姿態辦大事的人,劉備在臨終時“白帝城托孤”,對諸葛亮說:“如果這小子可以輔助,你就輔助他;如果他難負重任,那麼你就自立為君,讓蜀國世代傳承。”雖然諸葛亮在蜀國的地位非同一般,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是他卻沒有忘記自己的身份,更沒有忘記君臣有別的道理。

於是,諸葛亮守著眾人當即跪拜於地,痛哭道:“臣怎敢有絲毫怠慢?怎敢不竭盡全力呢?臣定會盡忠貞之節,到死不會鬆懈。”

正是因為諸葛亮的“自知之明”,也正是因為諸葛亮敢於放低自己的身架。在後主劉禪繼位後,他就被尊為“相父”,蜀國上下對他尊敬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