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難以理清的產品和運營(3 / 3)

和運營有所不同的是,做產品是一個千變萬化的活,但是歸根結底,做產品得讓用戶用得“爽”。做產品,實際是在研究人性。我們在產品設計時,經常會借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或者運用到人的痛點—為什麼大部分人喜歡買折扣很高的商品。為什麼別人的等級比我高,我要想辦法升級。為什麼限量的東西會被瘋搶。這些其實都是“貪嗔癡”在產品設計中的具體體現。在設計產品功能時,並不是為了功能而設計的,而應該考慮用戶在什麼心理、什麼需求的情況下會有這樣的需求,用戶的真實訴求是什麼。如果一個下載用戶希望很快下載到有用的內容,那麼在做結果展示時,就不應該給用戶提供多個按鈕,否則將給用戶操作帶來麻煩。

做產品的同學,真的應該多去接觸用戶和了解用戶心理,從用戶的真實場景和需求出發。同時,要記得“做減法比做加法難”,任何一個功能的添加都會涉及後期的維護等問題。然後用最簡單的規則讓用戶明白如何使用產品。這些是筆者對產品工作的一點思考和總結。

回到產品和運營這兩者的關係上來,這兩者的關係很難用一句話說清楚,基本上可以說是“抱團取暖”的難兄難弟。這兩者的工作並不容易區分,有時運營人員在做產品人員的工作,有時產品人員也需要做運營人員的事情。

產品和運營有很多相同點。

第一,兩者都對產品和用戶負責。這兩種崗位都需要麵對用戶,了解用戶需求,並通過產品功能或運營活動向用戶展示產品。一般兩者背負的KPI是一致的。

第二,兩者的工作內容和工作能力有一部分是相似的。作為產品人員,主要是負責分析需求、撰寫文檔、與研發人員進行產品邏輯確認與溝通等。運營人員,也經常需要寫活動文檔、設計活動規則,需要想用什麼樣的方式能夠提升指標,也需要和研發人員、設計人員溝通。產品人和運營人都應具備良好的邏輯能力、溝通能力。

第三,這兩者的最終目的都是要讓用戶用得“爽”,用最簡單的規則讓用戶埋單。任何一個產品或運營,如果用戶在初次使用產品時就需要花幾分鍾才用得明白,那麼一定不是好的產品或運營。一定要用簡單的方式讓用戶用明白,讓用戶玩起來。

另外,產品和運營也有很大差別,如圖8-9所示。

產品與運營的異同點

圖8-9 產品與運營的異同點

第一,產品工作在產品的“原始階段”更加重要。產品從無到有的策劃過程,基本都是以產品為主導在進行的。很多運營是在產品基本策劃好後開始介入,並且在產品上線後開始發揮效果。雖然筆者也認為在產品策劃階段運營就加入會對產品的整體框架製訂及日後的運營有很大的幫助,但是目前市場上的大多數情況並非如此。

第二,產品更注重思考和邏輯性,運營更注重創造和執行力。產品整體來說更注重的是結合用戶場景設計好一個功能,或者解決用戶某個問題;運營更注重的是通過某種方式讓用戶知道產品有很好的功能,或者讓用戶知道產品能很好地解決用戶問題,並想辦法將效果放大。

第三,產品是銜接研發、運營、設計等各崗位的橋梁。產品在整個項目團隊中起到的作用可以說是“承上啟下”的。產品人員必須對技術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能夠明白研發的意思。同時,也必須對運營和推廣有一定涉獵,能夠將運營的需求轉化為研發人員能聽懂的說法,進行需求傳遞。研發用的是“機器語言”,運營用的是“市場語言”,產品能夠將這兩種語言都轉化為“產品語言”,讓大家能夠理解。

縱觀目前的市場,會發現產品的需求大於運營的需求。主要是因為目前的互聯網創業潮,一般需要先設計出產品並推向市場,獲得了一定的用戶認可後才開始運營。很多產品在開始時根本沒有運營,也沒有考慮到運營,所以造成產品需求大於運營需求的情況。實際上,在成熟的公司和業務中,運營的需求應該大於產品的需求。

在未來,運營和產品的發展軌跡是不一樣的,產品人員未來可以成為CEO類的角色。因為產品的走向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產品人員定義的,這正如一個公司的走向一樣,產品的好壞決定了公司是否能存活。運營人員未來的發展應該是COO或CMO,基本上是由他們決定了產品的市場能做到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