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適度距離,親密也應有間(1 / 1)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和體會:一個你原來非常敬佩或喜歡的人,與其親密接觸一段時間後,對方的缺點就日益顯露出來,你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改變自己對其原有的感情,甚至變得非常討厭對方。戀人、朋友以及師生之間都不例外。按理說應該是交往得越深,相互之間的人際關係也越好,可事實上並非如此。原因何在?這是因為在人際交往中存在著“距離法則”。

“距離法則”是指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能距離太遠,太遠了關係會顯得生疏、冷淡;但也不能距離太近,太近了關係太過親密,勢必會出現摩擦、厭煩,同樣也不能更好地施加影響。

葛菲和顧俊是世界羽壇的“黃金搭檔”。她們曾經在亞特蘭大奧運會和悉尼奧運會上兩次奪得女雙金牌。盡管兩個人的特點和球風都不一樣,但技術的互補使得這對組合戰術全麵、相得益彰,比賽時更是默契十足。這對號稱“無敵”的搭檔,雖然在球場上共同訓練了十幾年,在場外卻是私交甚少,不僅不住在一起,私底下竟然隻一起吃過一次飯。

這是教練故意安排的,他生怕兩位性格迥異的女孩由於脾氣秉性的不同,相處過於親密而發生矛盾,繼而影響比賽成績。事實證明,教練的做法是正確的。由於生活上極少來往,避免了這兩個性格迥異的女孩發生種種矛盾的可能,保證了兩人在比賽場上珠聯璧合、連創佳績。

在人際交往中,親密一旦達到過分的程度就意味著疏遠的開始。所以,為了避免這種過分親密而帶來的危機,就必須在心理上保持一定的距離,在經濟上保持相對獨立,在行動上不形影相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的確需要有一些自由的空間,有時太過親近,不小心失了分寸,就會造成彼此的緊張和傷害。所以與其與對方太接近而彼此傷害,不如保持距離,以免碰撞。

沈嵐跟同事紫寒同時期進入公司,她倆以前的關係,簡直可以用“如膠似漆”來形容。兩個人一起吃工作餐,有時下班還會一起找個地方坐坐,逛街。沈嵐對紫寒像閨蜜一樣,什麼心裏話都會和盤托出,當時她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麼做的危險。

上個月,部門領導找到沈嵐,告訴她有可能會被提拔,所以要她馬上給出一份部門工作意見。沈嵐馬上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紫寒,當時紫寒聽到這個消息還祝賀她,並給了她一些建議。哪知當沈嵐拿出自己的工作意見時,領導竟然說不用了。領導還指出她以往工作當中的一些失誤,還說她在背後抱怨領導是不對的。沈嵐馬上就意識到發生了什麼,因為領導指出自己的失誤、指出她在背後的抱怨,她隻跟紫寒說過。領導還告訴她,主管的職位決定給紫寒。

沈嵐當時就覺得五雷轟頂,被欺騙的痛一直折磨著她。現在她倆已經從昔日的密友變成了陌路。從那以後,沈嵐再沒有和同事吃過飯,平常與同事也刻意保持著距離。因為她已知道,職場是危險的,絕對不能與同事成為朋友。想要那種無話不說的閨蜜,隻能在遠離工作場所的地方找!

像這種事情經常會發生在關係親密的雙方之間。所以不論多麼親密的朋友,最好還是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比較安全。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利益得失關係到個人的生存和發展,人與人之間就會產生內心的競爭和排斥,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之間,也可能在切身利益麵前取利而棄義。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要記住,這個世界並不是總充滿著溫馨怡人的親情和友情,在許多時間和場合還充滿著偽情和欺騙。

因此,不要時刻把自己的透明度設置為百分之百。內心沒有隱秘雖然能夠顯示自己的坦誠,但也會因此失去了應有的人際距離,無形中為以後的人際矛盾埋下禍根,從而導致人際關係方麵出現壓力,這種做法其實並不明智。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一定要把握好分寸。盡管我們有著良好的願望,希望自己所擁有的人際關係親密度越高越好,但還必須記住“親密不可無間,美好需要距離”。